• <samp id="h2olm"></samp>

    <samp id="h2olm"></samp>

  • <progress id="h2olm"><menu id="h2olm"></menu></progress>
  •  
    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整车采购 | 零部件采购 | 设备采购 | 帮助
    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政策法规 热点评论
    焦点新闻 OEM资讯 出口资讯 外商投资 新能源车
    采购规范 采购动态 新产品动态
    整车采购 零部件采购 设备采购
    国内展会 国际展会
    数据报告 行业会议
    新闻搜索:  
      首页 > 汽车资讯 > 新闻资讯 > 热点评论 > 正文
    董扬:动力电池回收大企业的建议
    作者:董扬 来源: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发布时间:2022/12/12

    近日,到一家位于华中的动力电池回收大企业调研,他们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工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笔者以为很有道理,现录出与各位同仁共享。

     

    第一,对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建议多采用“以租代售”模式。理由有二,一是便于明确梯次利用产品的安全责任,二是便于回收。其实这些道理也适用于动力电池的首次利用,新能源汽车采用电池租赁和换电模式,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回收。

     

    第二,在全国合理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包括应该明确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进入化工园区;鼓励企业在电池拆解、材料回收、再生制造全链条布局;适当设置准入门槛,要求电池材料循环再生产企业具备一定规模,等等。

     

    第三,建议海关允许动力电池回收粗加工产品进口,单列海关编码。理由是,动力电池回收粗加工产品属于动力电池材料重要资源,不应视为“洋垃圾”。这个问题对于日益增加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也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出口已跃居世界前列,在车辆和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结束后,面临动力电池如何处理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出口目标国很可能要求出口企业负责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处理,而我国目前不允许此类废旧电池再进口。如果允许废旧动力电池粗加工产品进口,则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该有回收电池的责任。我国目前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有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并没有规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有直接的回收责任。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此前就已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过建议,建议责成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共同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特别是采用换电模式运行的新能源汽车。而且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时,采用整车与动力电池双重编号登记制度,在管理流程上很容易赋予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这一责任。

     

    最后,他们还建议,全行业要重视欧盟电池新规中,对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动力来源的碳管理要求。这一要求对于煤电比例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指向性。因应的措施是,希望我国电力系统能进一步健全绿电购买使用制度,以满足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碳管理要求。

     

    对于动力电池的碳足迹管理,笔者建议业界同行给予足够重视。一是因为动力电池生产过程消耗资源、能源较多,对于我国的双碳战略影响更大;二是我国动力电池已居世界前列,必须做好碳足迹管理才能走向世界。对此,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正在与业内头部企业合作,筹划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平台,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作者简介】

    知名汽车产业评论家,清华大学汽车专业研究生、工学硕士。曾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北汽集团总经理、北京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北京市人大代表。曾发表过近百篇汽车产业发展评论。现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标签

      更多相关新闻
    ·重磅!慧链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大会24日苏州盛大召开
    ·广汽集团:2022年埃安销量超27.1万台,创销量增速新纪录
    ·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中标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2022年市财政资金消防车辆采购项目
    ·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中标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2022年度消防车辆装备采购项目第十六批次(第二次)
    ·中国一汽:2023红旗品牌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发布会盛大召开!
    ·商务部: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奇瑞集团:四个历史首次!2022年销售汽车123万辆,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
    ·2023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制造业博览会(2023年6月7-9日)
     展会专题 >>
    本月展会
     
     焦点新闻 >>
    ·中汽协:2022年汽车销量同比微增2.1%
    ·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
    ·中汽协:11月销售同比下降7.9%
    ·中汽协:10月销售同比增长6.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
    ·中汽协:9月汽车销量同比上升25%
    ·中汽协:8月销量同比上升32.1%
    ·交通运输部等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
    ·国常会: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
    ·中汽协:7月汽车销售增加29.7%
     
     数据报告 >>
    ·乘联会:2022年1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2022年1-11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造车新势力12月成绩单出炉:理想汽车创单月最高
    ·乘联会:12月1-1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9.8
    ·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乘联会: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40万辆,同比
    ·乘联会: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0.1万辆,同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7.0万辆
    ·2022年10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乘联会崔东树:1-10月房车销量9563辆,下
     
     行业动态 >>
    ·商务部: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建设全国性的
    ·工信部:我国启动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商务部: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广州车展打响2022“收官战”:合资车企带“电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布雷博计划将墨西哥北部工厂扩大一倍
    ·崔东树: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优化驾照管理
    ·朱民建议支持新消费,包括新能源汽车
    ·大陆集团首个5G数字化超级工厂在长沙启用
    ·马恒达投资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工厂
    合作伙伴: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 中国电子商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一汽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 北汽控股 广汽集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中国汽车报 《汽车零部件》杂志
    企业推广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
    E-mail:service@qcgys.com 、info@qcgys.com
    电话:010-88560270 68426043
    QQ:3553216770
    与汽车供应商网沟通

    X
    日本一区二区黄网免费看

  • <samp id="h2olm"></samp>

    <samp id="h2olm"></samp>

  • <progress id="h2olm"><menu id="h2olm"></menu></progress>